


解读近亲属器官移植中的法律保障与伦理实践
人体器官移植是现代医学的一项重大成就,为众多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。其中,器官移植涉及诸多复杂的伦理、法律和社会问题。2025年7月2日,北京中银(天津)律师事务所“律漾COLOUR汇”第二十期培训活动,本期活动邀请了高立新律师,他以“聊聊近亲属器官移植那些事儿”为主题进行了专业分享。高律师凭借其在医疗与法律领域深耕多年的深厚底蕴,深入阐述了近亲属间器官移植的法律规范与伦理边界。
在法律维度上,高律师详细讲解了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法律法规的发展进程,他表示通过国家法律、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的逐步完善,目前实现了器官移植的规范化、合法化和科学化。同时他详细解读了我国《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》中关于近亲属器官捐献的法定程序,从捐献意愿的自愿性确认到配型审核的严格标准,逐一梳理了潜在法律风险防控要点。特别强调了供体知情同意权的保障机制。
在伦理维度上,高立新律师引用2008年国际移植学会发布的《伊斯坦布尔宣言》,该宣言不仅对我国器官捐献体系改革产生深远影响,还剖析了活体器官捐献中供体健康权益保护的全球共识。从法律到伦理,从理论到实践,高律师的分享层层递进。每一项法律条款的背后,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;每一个伦理考量之中,都蕴含着人性的温度与关怀。
高律师表示作为法律从业者,我们应不断提高对器官移植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原则的认识与理解,以更加专业、严谨的态度,为这一关乎生命与人性的事业贡献力量。活动最后,高律师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法律工作往往伴随着高强度和高压力,大家在为当事人维权、为公平正义奔走的同时,千万别忽视了自己的身心健康。工作别太辛苦,生活要有规律。”
本期“律漾COLOUR汇”培训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交流,更是对法律人职业素养和生活态度的深刻启迪。未来,中银天津律所将继续以发展“幸福律所”为理念,关注法律人的身心健康问题,倡导健康工作、快乐生活!
同时,律所将持续关注器官移植领域法律与伦理问题的研究探索,通过举办法律讲座、开展法律咨询等方式,向社会公众普及器官移植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知识,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力量,为生命健康事业保驾护航!